IB中文A: 解密诗歌文本意象与意境赏析!

意象和意境一直是IB中文诗歌分析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诗歌分析中同学们极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通过真题和范文解析,来一起学习如何区分理解意象与意境,以及在IB考试中对于诗歌鉴赏分析题的作答思路  解密诗歌文本意象与意境赏析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我根据历年古代诗歌鉴赏真题,整理总结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包括意象,对应的解读以及例句三个方面,方便同学们背诵复习。需要的同学们请添加我微信(sunflower11081),无偿分享哦!

 

1 意象
意象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比如“月亮”,“杨柳”,“鸿雁”等等。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也是意象。比如“捣衣“,”登高“,”凭栏“等等。

意象选取是诗歌成功的关键。意象不但包含了诗人的情感,凝聚了诗人的经历感受,还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并且体现出诗歌的美感。有些诗歌使用单一意象,有些诗歌巧妙地使用系列意象。阅读诗歌时借助意象可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所抒之情。

小说也常使用意象使作品主题更突出,寓意更深刻。如张爱玲的《金锁记》中,金锁本身就是一个意象。故事中的曹七巧,一辈子将自己锁在黄金枷锁之中。老舍的小说《月牙儿》和《阳光》中的月亮和太阳也是很典型的小说意象。

我们来看一则范文中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使用方式:

在古今诗文中,很多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指意蕴。这些意象被反复使用,寄托作者的感情、抱负和志趣,使作品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如梅花代表了品格高贵,才气谯溢、莲花则代表了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等。

举个例子,郑愁予的《错误》中采用了“莲花”、“东风”、“柳絮”等许多传统的意象,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诗人对古典意象的运用相当成功,作品因此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例如“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短短两句,诗中的各种意象纷至沓来,貌离实合,似断又续,看似互不连贯,实则内在统一,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空间,因此读起来有一种含蓄优美的感觉。

而被誉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选用奇特的意象,构成新奇的意境,产生令人惊奇的审美效果,表现超凡脱俗的情感。例如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词中,描绘了各种奇特的山川自然景象,选取了高山,险峰,骏马嘶鸣,美酒等意象,构成了气势磅礡、雄奇壮伟的意境,突出渲染了山水景物的奇特险峻,表达出豪放奔涌、气势激扬的情怀,产生惊奇震撼的艺术效果,具有浓烈的个性化、超现实的奇思妙想、强烈的幻想色彩,精彩惊人。

诗歌中的意象虽然不会单独考察,但是在许多诗歌分析题中,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因此,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常见的诗歌意象进行积累总结,例如“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等等,以提高自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进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我根据历年古代诗歌鉴赏真题,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包括意象,解读,对应的例句三个方面,方便同学们背诵复习。有需要的同学,请添加微信(sunflower11081)(sunflower11081)免费领取,无偿分享哦!

2.意境
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和韵致情调。他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意境和意象是一个包含关系,一般来说,因为相对于意象的单一理解,意境具有复杂性,所以意境分析是我们诗歌分析中的一种常考题型。

在Paper1真题中,意境分析题的题型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意境的内涵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在答题过程中这三歌方面自然是缺一不可。

那遇到这类意境分析题,我们应该如何作答呢?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基于原有诗词,二要用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二次加工和创造,所谓的知识积累就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意象分析。

2. 概括景、物等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表达出景物所传递的情感即可。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说“表达了诗人/作者悲伤的情感”是不行的,回答中必须包含“为什么而悲伤,通过什么样的意向来表现,通过什么首发来传递这种情感?”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诗歌分析题来看看如何分析一首诗歌的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引导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总括句:
这首杜甫的绝句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细腻的初春景象,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久违的愉悦情感和闲适心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首先,诗中描述了初春的景物图景。诗人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开篇,通过描绘明媚的阳光和壮丽的江山,以及春风带来的花草香气,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和活力。接着,诗人通过“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两句,将目光转向动物世界。融化的泥土成为燕子建巢的原料,而温暖的沙滩则让鸳鸯安然入眠。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发,还增添了一份安逸与宁静的氛围。

第二步,概括景、物等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一两个词即可
其次,对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可以用“明净绚丽”来概括。明净,指的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清晰明亮,没有丝毫瑕疵,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感觉。绚丽,表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词语,让这个春天景象显得华丽多姿。这样的氛围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绚烂的画卷中,感受着初春的美好与喜悦。

第三步,进一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诗歌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杜甫经过漫长的流浪之后,终于在成都草堂定居之时所写,诗人在这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前,抒发了内心深处的久违的愉悦和喜悦之情。注中有“一岁四行役“的背景描述,一岁四行役是指754年杜甫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杜甫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从此之后四处漂泊,最为可悲的是仅759年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而这首诗正创作于杜甫刚刚经历完一生中最动荡不安的日子,在成都,他感受到内心难得的宁静与满足。全诗中这种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得以具象化,通过意境营造,让读者感同身受。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Amy,一个教了15年IB中文的教师,欢迎同学们私信,评论。

需要IB中文辅导的同学,欢迎点击领取一节免费的在线一对一IB中文辅导课!


我是Amy,一个教了15年IB中文的教师,欢迎同学们评论,交流,探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