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的同学们,Paper 1考场上,最让你心跳加速的瞬间,莫过于翻开试卷,看到一篇你从未见过、闻所未闻的非文学文本。
这篇文章到底想说什么?
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题目又会从哪些角度提问?
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很多同学的本能反应就是从头开始,逐字猛读。结果,读到一半就迷失在细节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抓不住文章的核心。
今天,就来分享一套5分钟快速诊断法,教你如何在考场上快速找到重点。
第1分钟:文本身份快速扫描
不要读正文! 你的眼睛,要像雷达一样,快速扫描文本身份信息。
- 你要找的是:
- 标题和副标题: 它们通常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和立场。
- 作者和来源: 作者是“本报评论员”还是“某某大学教授”?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还是“个人博客”?这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权威性、立场和正式程度。
- 发表日期: 这篇文章是最近的,还是十年前的?这决定了它的时效性。
- 整体排版: 是否有小标题?是否有配图?是否有引言框?这些都是作者为你划分好的结构。
- 1分钟后的你: 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身份(是什么)、目的(想干嘛)和骨架(怎么组织),有了一个清晰的初步判断。
第2-3分钟:首尾段
现在,只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 你要找的是: 文章的“灵魂”——中心论点
- 在90%的议论性或评论性文章中,作者最核心的观点,都会在开头或结尾被明确地、或以换一种方式重复地提出。
- 找到后怎么做: 立刻用笔,在题目旁边,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个中心论点转述出来。例如:“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创造力的挑战大于机遇。”
- 接下来你阅读的所有中间段落,都只有一个目的——去寻找,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证明这个核心观点的。
第4-5分钟:快速地扫读每一个主体段落的第一句话
- 你要找的是:
- 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通常都是该段的微型论点。把它们串联起来,你就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论证逻辑:他是先定义问题?再举例说明?然后进行正反对比?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 快速圈出那些“然而”、“因此”、“首先”、“综上所述”**等逻辑连接词。它们是你理解文章结构最直接的词语。
- 5分钟后: 已经对这篇陌生文本内容和思路无比清晰的。你知道它的目的地(中心论点),也知道它通往目的地的每一条路径(段落结构)。
我们提供一对一IB中文辅导:
- 我们的课堂,会严格模拟Paper 1的考试时间和氛围。老师会带你,反复演练这套5分钟诊断法,直到它成为你面对任何陌生文本时的标准做法。
- 我们会为你系统性地梳理Paper 1可能出现的所有非文学文本类型(演讲稿、评论、博客、广告等),并总结出每一种文体的快速识别技巧和分析重点。
中文科目不知道如何提升?
请一定来试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一对一IB中文课程
18年国际中文教学经验积累,4V1定制化中文私教,不满意可免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中文学校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走过18个春秋,见证了上万余名学子的成长与飞跃,累计帮助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学子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收获了同学们的诸多喜爱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