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的同学们,在写论文时,你是否也常常感到一种穿越式的尴尬:
分析《茶馆》里的人物,你脱口而出,他们都很“佛系”…
讨论《伤逝》中的悲剧,你觉得子君和涓生就是“三观不合”…
这些词,语法没错,甚至很潮。但在考官眼里,这恰恰暴露了你最大的软肋——你正试图用21世纪的网络语言,去强行套用一个世纪前的时代困境。
今天,就来分享一套时代词汇库
为什么“时代词汇”如此重要?
1、晚清民国(约1840-1949) 关键词:启蒙、救亡、彷徨
当你分析鲁迅、曹禺、老舍、茅盾时,你的大脑里必须预装这些词汇:
- 思想层面:
- 启蒙: 核心中的核心!指开启民智,用科学与民主,反抗封建礼教与愚昧。鲁迅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此相关。
- 个人解放: 反抗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自由,是“五四”新青年最重要的主题。
- 家国情怀: “国”的命运与“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的价值观。
- 社会层面: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理解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屈辱与畸形。
- 新文化运动: 提倡“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 知识分子的彷徨: 指当时的读书人,既憎恶传统,又对未来感到迷茫、无路可走的精神状态。
第二站:战后及当代(约1949-至今)关键词:集体、寻根、异化
当你分析高行健、白先勇、余华等作家的作品时,你需要激活另一套词汇:
- 思想层面:
- 集体主义: 个人意志服从于集体利益的价值观。
- 人性异化 : 在某种社会压力或政治运动下,人失去了本性,变得扭曲、不像人。
- 寻根意识: 指当代华人作家,在面对全球化冲击时,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历史源头的回溯与探寻。
- 存在主义: 强调个人选择、自由与责任,以及世界荒诞性的哲学思潮(分析高行健《车站》的必备工具)。
将这些时代词汇从认知层面,内化为运用层面,需要系统性的梳理和大量的语境练习。eChineseLearing提供一对一在线IB中文课程辅导
- 我们的课堂,会为你清晰地梳理出中国近现代史的思想脉络,让你明白每一个时代词汇背后的深刻含义与来龙去脉。
- 我们会带你,在精读每一部作品时,都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时代词汇,让词汇与文本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起牢固的链接。
中文科目不知道如何提升?
请一定来试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一对一IB中文课程
18年国际中文教学经验积累,4V1定制化中文私教,不满意可免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中文学校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走过18个春秋,见证了上万余名学子的成长与飞跃,累计帮助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学子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收获了同学们的诸多喜爱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