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刷了100小时中文APP,为何还是“中文文盲”?

各位家长是不是常常这样你想让孩子学点中文。他熟练地拿起iPad,打开一个五彩斑斓的中文APP,开始玩“认字游戏”。小星星、小奖杯不断弹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你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心里一阵欣慰:“真好,科技改变学习!这可比我小时候轻松多了。”

一个月后,你惊喜地发现,孩子真的认识了不少字。但当你指着绘本,想让他读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他却卡壳了。他认识“我”,认识“是”,认识“学生”,但就是无法自信地、流畅地,把“我是一个学生”这句话读出来并理解它。

那一刻,我们心里会升起一个巨大的问号:我花钱买的APP,孩子花的时间,为什么看似“学了很多”,却好像什么也没“学会”?因为,我们的孩子,可能陷入了一种“数字鸦片”式的学习陷阱。

“数字鸦片”,指的是那些利用“游戏化”设计,让孩子沉迷其中,看似在学习,实则只完成了“浅层记忆”,而无法形成“深度能力”的线上资源。

  1. “知识孤岛”

绝大多数APP的核心,是“单词记忆”。它们通过不断重复,把一个个孤立的汉字、词语“喂”给孩子。孩子今天认识了“恐龙”,明天认识了“蛋糕”。但APP没有教他,如何用语法(渔网),去“捕捞”和“组织”这些词,去说出“恐龙在吃蛋糕”这个完整的句子。孩子脑子里,只有一堆漂亮的“知识孤岛”,却永远也连不成一片“语言大陆”。

  1. 被动输入只“磨耳朵”,不“练嘴巴”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放中文动画片、听儿歌,进行“磨耳朵”。这对于培养语感,有一定好处。但这是一种纯粹的“被动输入”。孩子就像一个观众,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而语言的本质,是“主动输出”。孩子只有在被“要求”、被“引导”、被“激励”着,去开口、去组织、去表达时,他大脑里的语言中枢,才会被真正地“激活”。孩子成了“听力上的巨人,口语上的矮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听不说”。

  1. 虚假激励用“游戏快感”,替代“学习成就感”

APP里的“小星星”和“小奖杯”,给孩子的是一种即时的“游戏快感”。这种快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会不断提高孩子的“兴奋阈值”。

而真正的“学习成就感”,是一种更深刻、更持久的快乐。它来源于:“我今天终于读懂了一个故事”、“我今天用中文,给奶奶讲清楚了一件事”。孩子会对“即时快感”上瘾,越来越无法忍受真实学习中,那些必要的、枯燥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

如何正确地建立健康学习生态

我绝不是要全盘否定这些线上资源。它们是很好的“补充”,但绝不能成为“主力”。一个健康的线上学习生态,应该是互相配合模式。

  • 系统性的、有老师引导的结构化课程

这是孩子语言学习的“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它为孩子提供语法、核心词汇、文化知识,搭建起整个语言能力的骨架。

  • APP、动画片等趣味性资源

这是孩子学习之余的补充练习。它的作用,是补充和强化效果,而不是替代。

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比如:“今天这节课,如果你能勇敢地和老师用中文对话,那课后,妈妈奖励你玩20分钟的中文游戏APP。”

eChineseLearning:

要规划这样一套科学、健康的学习安排,对家长来说,挑战巨大。这,正是eChineseLearning作为专业在线中文教育机构,能为您提供的核心价值。

  1. 我们只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课程eChineseLearning的核心,就是我们经过近20年打磨的、系统的、结构化的“一对一”课程。我们的每一堂课,都精心搭配,确保孩子在听说读写四个维度上,获得最均衡、最扎实的成长。
  2. 我们的老师,在一对一的教学中,老师会根据您孩子的具体情况(兴趣、短板、性格),为您量身推荐最适合他的资源。我们会告诉您:“您孩子对历史很感兴趣,这个讲历史的中文播客,非常适合他‘磨耳朵’。”
  3.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个性化”。如果您的孩子沉迷某个中文动画片,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把这部动画片,变成我们课堂的“活教材”。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去讨论剧情、分析人物、学习其中的台词。

亲爱的家长,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不必谈APP色变。关键在于,我们要保持清醒,分清“主次”。如果您也希望,有专业的团队,来为您孩子的中文学习,规划一份最科学、最健康的学习模式,欢迎来eChineseLearning。让我们一起,确保孩子的每一次线上学习,都是真正的有效输入。

如果您也希望孩子能找到学中文的热爱和潜能,欢迎来体验我们的试听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定制中文课程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