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很多海外的家庭中,是不是常常会遇到你教孩子说“你好(nǐ hǎo)”,他说的,却像英文的“knee how?”;你教他“饺子(jiǎo zi)”,他说的,却像“脚字(jiāo zì)”。他的发音、语法可能都没错,但听起来,就是一股浓浓的“洋味儿”。你反复纠正:“不对,是三声,跟我读,nǐ——hǎo——”,孩子茫然地看着你,似乎根本“听”不出其中的区别。
这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在英文的里,一个单词的音高变化,只代表“情绪”(比如句尾上扬表示疑问),而不改变词义。而中文,恰恰相反。“妈(mā)”和“马(mǎ)”,音调不同,意思就谬以千里。
今天,我就为您分享两套我们eChineseLearning在教学中,最高效的声调可视化游戏。
第一招:把声调画出来
这是最经典,也最有效的一招。
游戏道具:你的手。
游戏规则:为四个声调,设定四个专属指挥手势。
一声(妈mā):高高地、平平地挥过。(我们称之为“平顶山”)
二声(麻má):从下往上,画一个“对勾”。(我们称之为“上山坡”)
三声(马mǎ):先下后上,画一个“V”形。(我们称之为“下山谷”)
四声(骂mà):从上往下,用力地“砍”一下。(我们称之为“下山崖”)
*家庭玩法:你读一个字,比如“bà”,孩子迅速做出“下山崖”的手势。然后,角色互换,孩子做手势,你来读。这个游戏,能瞬间把孩子从“听觉”的困境里,解放出来,用“视觉”和“动觉”,去感知声调。
第二招:乐高声调塔:把声调“搭”出来
游戏道具:不同颜色的乐高积木。
游戏规则:用积木的高度,来代表音高。
一声(高平):用4块积木搭成的高塔。
二声(中升到高):从2块积木的高度,搭到4块。
三声(中低降到最低再升到中高):从2块→1块→3块。
四声(高降到低):从4块的高度,降到1块。
家庭玩法:你说一个词,比如“苹果(píng guǒ)”,让孩子用乐高,把这两个字的“声调大楼”,给“搭建”出来。这个过程,他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分析每个字的音高变化。
eChineseLearning:您孩子的音准教练
家里的这些游戏,是培养声调意识的。但要真正地,把每一个声调,都精准地、稳固地,融入到日常会话中,则需要一位专业的老师,进行大量的、即时的“一对一”反馈和纠正。
- 我们有火眼金睛的耳朵:在eChineseLearning一对一课堂,我们的老师,能瞬间捕捉到孩子最细微的声调偏差。这种即时的、精准的反馈,能有效地防止“错误发音”形成“肌肉记忆”。这是任何APP或大班课,都无法替代的。
- 我们有“十八般武艺”的工具箱:除了“手势”、“乐高”这些方法,我们的老师,还掌握了数十种线上“声调教学”的游戏和技巧。借助强大的互动白板,我们可以把声调,变成彩虹,变成音符,变成任何孩子喜欢的东西。
- 我们把练声融入聊天:我们从不孤立地、枯燥地“练声调”。老师会巧妙地,把声调练习,融入到孩子最感兴趣的对话中。我们会故意设计一些有趣的绕口令、情景剧,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最高效的音准训练。
亲爱的家长,对于声调,孩子的耳朵可能是木的,但他的眼睛、他的双手、他的整个身体,都是聪明的。让我们一起用这些充满创意的游戏,用最科学、最有趣的方式,为他的中文,谱上最优美的旋律,欢迎来eChineseLearning免费体验。
如果您也希望孩子能找到学中文的热爱和潜能,欢迎来体验我们的试听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定制中文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