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的同学们,在准备个人口头评论(IO)时,你是否也正陷入这种表层连接的问题:
- 你选了《红楼梦》和一篇关于现代婚姻的社会评论,然后说:它们的联系是“都探讨了爱情与婚姻”…
- 你选了鲁迅的小说和一幅针砭时弊的漫画,然后说:它们的联系是“都批判了社会”…
如果你的连接点还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你的IO分数可能很难突破5分。因为考官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种过于宽泛、缺乏焦点的主题概括。
今天,就来分享一套三步升维法,教你如何将一个平庸的话题,提炼成一个能让考官眼前一亮、直冲7分的全球性问题!
第一步:从名词到问句:将你的话题转化为问题
这是从C等级跃升到A等级思维的第一步。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问题,不是一个名词(如爱情、战争、偏见),而是一个具有争议性、可被深入探讨的开放式问题。
- 平庸的话题(名词):
- “女性主义”
- “科技与人类”
- A*级的全球性问题(问句):
-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个人是如何挑战或遵从主流社会对其性别角色的期待的?”
- “科技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加剧而非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
在你选定一个大致方向后,立刻用**“在怎样的背景下…”、“…是如何影响…的?”、“在多大程度上…”**这类句式,把它变成一个深刻的、值得辩论的问题。
第二步:建一座桥梁:让问题成为连接两部作品的唯一通道
一旦你确立了这个核心问题,它就成为了你IO的灵魂和桥梁。你的两部作品,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你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选择的两个不同的案例分析。
- 平庸的逻辑:
- 作品A讲了A,作品B讲了B,它们都和“女性主义”有关。
- 7分逻辑:
- 为了探讨‘个人是如何挑战主流社会对其性别角色的期待’这一全球性问题,我选择了文学作品《玩偶之家》和非文学文本‘SK-II相亲角广告’。前者展现了19世纪欧洲的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反抗,而后者则聚焦于21世纪中国的女性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的抗争。”
在你的IO开场白中,就清晰地亮出你的全球性问题,并点明你的两部作品,将从不同的时代、地域、或角度,为这个问题提供怎样独特的案例。
第三步:用分析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分别论述两部作品时,你的所有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回答你在开头提出的那个全球性问题。
- 你要做的:
- 深入分析作者的具体手法(比如,易卜生是如何通过娜拉关门的象征性动作来表现其反抗的?广告是如何通过纪实性的采访来增强其感染力的?)
- 连问题: 在分析完手法后,立刻解释这一手法,是如何揭示作者对于我们那个‘全球性问题’的看法的?
娜拉在结尾处决绝的‘关门’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舞台动作,更是一个强烈的听觉象征。它象征着她与旧有家庭伦理的彻底决裂,强有力地回应了我们探讨的全球性问题即,在那个时代,女性对性别角色的挑战,往往需要通过一种颠覆性的、与过去彻底切割的方式来完成。
觉得这套方法论直帮助很大,但自己实操时,还是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分析时也无法自如地连接?
成功完成一次高分IO,需要极强的概念提炼能力和逻辑建构能力。它几乎等同于一次小型的学术报告。而这,正是eChineseLearning1对-1在线辅导能够提供的、最核心的备考辅导服务。
我们为您的孩子提供:
- 我们的老师会像一位学术导师,引导你从你所学的作品中,提炼出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独特的全球性问题,让你的IO从立意上就领先一步。
- 我们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搭建一个逻辑清晰、论证有力的10分钟口头评论框架,确保你的每一次分析,都精准地服务于你的核心论点。
- 我们会进行多轮次的、严格计时的模拟IO,并从考官的视角,对你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表达,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入微的反馈。
我们提供一节免费的IB中文备考课程,欢迎了解!
中文科目不知道如何提升?
请一定来试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一对一IB中文课程
18年国际中文教学经验积累,4V1定制化中文私教,不满意可免单!
eChineseLearning在线中文学校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走过18个春秋,见证了上万余名学子的成长与飞跃,累计帮助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学子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收获了同学们的诸多喜爱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