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手法分析(一)

莫里森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女性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深深扎根于非洲裔美国人历史,深切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处境,深情地为他们的遭遇呐喊。《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代表作之一,作品以细腻的笔法、精巧的构思、经典的情节,描写了美国种族之间的冲突与非洲裔美国人内部的相互歧视。该小说文学手法灵活多样,语言艺术别具一格,把人物的性格与行为刻画得鲜活生动,运用从容不迫的叙事方法猛烈地批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叙述了后殖民时期非洲裔美国人的悲催命运与自我文化救赎的重要性,其中的象征手法更是贯穿全文,对于选择此文本的IB同学们来说,一定要仔细分析研读。

(一)最蓝的眼睛的象征

小说主人公11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因相貌丑陋而饱受周围人的冷眼与嘲讽,这种轻蔑与侮辱甚至来自于家人。受主流文化的影响,佩科拉将这些屈辱归罪于自己的黑皮肤与黑眼睛。她梦想着自己能拥有一双蓝眼睛,以为这样就可以和白人小姑娘一样美丽,一样幸福,受到大家的赞美与祝福,蓝眼睛代表了佩科拉心中白人中产阶级的美丽与幸福。显而易见,这样的愿望在以白人文化主流审美观的社会意识中是难以实现的,佩科拉最终只能以幻想的方式逃避。因此可以说,主体权利审美强加了小女孩的自我意识,佩科拉成为主流意识的牺牲品。

作品的英文标题使用的是“The Bluest Eye”,按照语法规则 “Eye”应为复数形式。这样的一个低级语法错误显然不是作者的一时疏忽,而是有意之。其高明之处在于“Eye”一词读音与“I”同音,同时,“Bluest”还有“忧郁的,悲伤的”意思,因此文章的标题一语双关:

所以说,“最蓝的眼睛”也是“最忧伤的自己”。

这样艺术手法的运用,莫里森意在表明在白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下,对白人审美观的盲目追求,使得黑人文化没落,黑人自我意识迷失,失去了“I”的主体身份,迷失了自我,这对黑人民族来说,注定是悲剧。最为悲剧的不只于此,而在于深陷其中的黑人对此麻木不仁,毫无察觉。

(二)季节的象征

莫里森在作品中打乱了四季出现的正常顺序,而是以“秋、冬、春、夏”安排情节的发展,突出人生与季节的象征主题。

春华秋实,秋天本是硕果丰收之季。在本应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佩科拉却不断遭受周围人的嘲讽,感受的是世态酷凉,人情冷漠。然而最寒冷的还是冬天,父母不和的恶果是对佩科拉的滥打,众人轻蔑的眼神的刺伤更是比刀割般寒风更甚。在春天,没有牧野春风,吹面不寒,却是让佩科拉饱受新生枝条的鞭打,遭受亲父乱伦强奸。夏季的暴雨无疑具有双面意象。一方面,破坏性象征了佩科拉家破人亡与精神崩溃发疯的结局;另一方面,洗涤与拯救象征了风雨过后的彩虹般的希望。四季乱序的安排象征着社会环境的扭曲,四季颠倒也象征着黑人民族在白人主流文化主导中迷失了自我,整个民族的心灵变形。

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先结束了,明天我们继续分析《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更多IB中文备考资料和一对一试听课程请点击这里领取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