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戏剧鉴赏没头绪?切记从戏剧语言入手!

对于IBer们来说,戏剧鉴赏不仅是大家在IB中文paper1中的一个大难点,在Paper2中很多选择了戏剧文本的同学,也经常出现乱分析、毫无逻辑的学习鉴赏思路,那对于戏剧文本来说,IB同学们应该如何鉴赏,如何切入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戏剧分析的鉴赏切入点–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显。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茶馆》第一幕开始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但却各有特色,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显示出他的软弱、胆小怕事;常四爷的话硬朗、倔强,显示出他的刚强、正直不屈;二德子的话凶狠、难听,显示出他的霸道、蛮横无理。

2.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3.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里说明性的文字,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语言简练、明确。

给大家举个例子:

在《雷雨》开头有一段“舞台说明”: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这段“舞台说明”就明确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使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4 从戏剧语言到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在了解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只有这样,人物才能栩栩如生。

以周朴园为例,他是一个言必称“秩序”的道貌岸然的家长,一个大煤矿的法人,一个体恤下情的经理。可是,他又是一个口是心非、心狠手辣的伪君子,一个贴着金装的魔鬼,一个高唱开明的暴君,一个需要感情、玩弄感情、最后失去一切感情的“精神乞丐”。这是一种特定的专属于他自己的“周朴园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又是一种时代现象和历史现象的浓缩。这一精神怪胎,正是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性、专横性、自私性和伪善性,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冷酷性和精明性的结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上层统治者的“文化精神”的代表,是时代的大雷雨注定要将其荡涤的社会残渣的心理标志与人格标志。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周朴园之所以成为周朴园,成为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周朴园,这是因为他生活在独特的又具普遍性的社会环境中,他必然对此做出各种适应,由此而形成了他的习惯,他的处世方法,他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形成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人格和性格;而这种特殊的人格和性格,又是他应付环境的历史所形成,所以它必然具有社会性。

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IB中文备考资料和一对一试听课程请点击这里领取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