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讲了在PSLE考试中看图写作这类题型的观察方法,今天我们继续讲一些实用技巧,看图写作提分不再难!
一、5W2H 结构化观察:从碎片信息到系统建模
采用 5W2H 分析法,能将混乱的画面信息转化为有序的故事要素。以 “博物馆奇妙日” 主题图为例,完整的分析流程应包括:
Who(谁):扎马尾辫的华裔女孩与戴蓝框眼镜的印度男孩,通过校服徽章可判断为同班同学;
When(何时):大厅时钟显示 10:15,窗外阳光直射,推测为上午参观时段;
Where(何地):恐龙骨架前的玻璃展柜,背景有 “博物馆” 的标识牌;
What(什么):女孩指着展柜内的青铜器惊呼,男孩张大嘴巴露出惊讶表情;
Why(为什么):展柜玻璃上的指纹与倾斜的展品暗示有人触碰过文物;
How(如何):保安从左侧入口快步走来,右手举起似乎在制止;
How much(程度):三个展柜的排列形成视觉引导线,强化紧张氛围。
这种结构化分析可使信息遗漏率降低,减少失分。
二、特殊场景的观察策略
在处理多人物、复杂场景的图片时,建议采用 “分区观察法”:将画面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区域,依次用 5W2H 法分析每个区域的信息,再寻找区域间的关联。如在 “小贩中心失火” 主题图中,左上区(冒烟的厨房)对应 What(火灾),右上区(奔跑的消防员)对应 Who(救援者),左下区(抱孩子的妇女)对应 How much(危险程度),右下区(打翻的灭火器)对应 How(初期应对),这种分区处理能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混乱。
对于含隐喻元素的图片,需建立 “表象 – 象征” 的双层观察。当图中出现被乌云遮挡的太阳、折断的翅膀、破碎的镜子等意象时,除记录表面信息外,还需挖掘其象征意义。例如在 “环保主题” 图中,若观察到男孩手中的塑料瓶被捏扁,背景是布满垃圾的海滩,则可将塑料瓶象征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种深层解读能使故事立意提升一个层级,教育部考试大纲明确将 “寓意深度” 列为高分评分标准之一。
三、观察能力的日常训练方法
提升观察敏锐度需要系统的刻意练习。建议考生每天用 10 分钟进行 “图片速记” 训练:随机选取新闻图片,用 1 分钟观察后,在 3 分钟内写下能回忆起的 5W2H 要素,再与原图对比查漏。这种训练可使信息捕捉速度提升 40%。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 “街头观察游戏”:在地铁站观察行人,通过穿着、携带物品推测其职业与行程,这种实景训练能增强对细节的敏感度。
精准观察是看图写作的第一粒纽扣,一旦扣错,后续的故事构建将偏离轨道。当考生能像专业摄影师一样捕捉画面的关键瞬间,解读场景故事,便能在考试中建立起坚实的得分基础。
建议家长们可以跟孩子立刻练习起来,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分享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