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爸妈们,你是否也常常陷入这种语言拔河的困境:
你坚持说中文,娃却用一句流利的英文怼回来,让你瞬间破功…
你感觉娃的英语越好,学中文的阻力就越大,仿佛两者是天生的敌人…
快停止这种内耗!与其把孩子的强势语言视为洪水猛兽,不如把它当作一座可以通向目标桥梁。
今天,就来分享3个反向操作的实战秘籍,教你如何巧妙地利用英语,为孩子的中文学习搭桥铺路。
第一招:先懂意思,再记词语
这是最高效的扫盲方法,尤其适用于抽象词汇。
你要做的: 当孩子遇到一个难以用中文解释的抽象概念时(比如“嫉妒”、“公平”、“逻辑”),不要犹豫,直接用英文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
这个方法,能让孩子的大脑绕过理解这道坎,直接进入匹配阶段。他可以迅速地将一个已知的英文概念,与一个新的中文声音进行挂钩。这比让他同时处理新概念和新词汇两个未知数,效率要高得多。
第二招:让娃看见中文的句子结构
中文的语法,特别是语序,常常让习惯了英语的孩子感到困惑。
你要做的: 把简单的英文句子,当作一面镜子,来对照中文的结构。
先写出英文句子: “I play ball in the park.”
再写出中文句子: “我 在公园里 踢球。”
引导观察: “你看,在英文里,‘在哪里’(in the park)是放在后面的。但在中文里,我们要先把‘在哪里’说清楚,才能说‘做什么’哦!”
这种直观的对比,能让抽象的语法规则,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语序差异。它在训练孩子的语言对比意识。
第三招:从被动听,到主动说
读完一本中文绘本,如何检验他是否真的“听懂了”?
你要做的: 让他用英文,把刚才的故事“复述”一遍。
你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读完一页:“小兔子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哇哇大哭。”
然后提问: “Okay, can you tell mommy in English, what just happened to the bunny?
这个翻译的过程,会强制孩子的大脑,对他刚刚接收到的中文语音信息,进行一次深度的重组。他无法再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必须真正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才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比你问他一百遍听懂了吗都更有效。
总而言之,在双语启蒙的道路上,英文不是我们的敌人。善用它,我们就能帮助孩子中文学得更快、也更稳。
如果您也希望孩子能找到学中文的热爱和潜能,欢迎来体验我们的试听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定制中文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