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是IGCSE中文资深教师。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在IGCSE中文辅导中,最普遍、最善意,也最具错误引导的家庭场景。
您的孩子刚刚完成一篇作文初稿。您拿过来一看,发现语言太白话,逻辑不够深,例子不典型。
出于关心和过来人的经验,您(尤其是中文功底扎实的家长)会忍不住拿起红笔,开始帮孩子修改: “这个词不好,换成xxx。” “这句话太啰嗦,改成这样……” “你这个例子不行,我给你换个‘xxx’的例子,保证高级。”
孩子看着文章被您润色得文采飞扬,心怀感激地交了上去。您也松了一口气,觉得帮孩子提高了作文质量。
然而,我必须告诉您一个残酷的事实:您的每一次好心润色,都是在扼杀孩子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
一、润色扼杀了孩子的个人声音
IGCSE(0509)是一门技能型考试,它最看重的,是青少年的个人声音和思辨逻辑。
当一篇作文里,既有孩子气的简单论述,又突然跳出一个家长塞进去的、极其老练的成语或复杂的复句时,这篇文章在老师眼里是断裂的。
- 这篇文章的声音不统一。我分不清哪些是孩子自己的能力,哪些是借来的。
- 考官宁愿看到一篇用词简单、但逻辑自洽、情感真实的A级文章,也不愿给一篇文采飞扬、但明显是拼凑或代笔的文章高分。
您帮他润色掉的那些句子,恰恰是他最真实的个人声音。
二、剥夺了孩子修改的技能训练
孩子写出第一稿是正常的,A*学生和C学生的差距,在于A*学生知道如何把第一稿迭代成最终稿。而您的好心润色,恰恰跳过了这个最宝贵的训练环节。
- 您的帮忙,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你的第一稿就是不行,你得靠我才能把它变好。”
- 孩子永远学不会如何自我诊断(“我这篇文章的问题在哪?”)、自我修改(“我该如何让这个论证更深入?”)。
- 当他独自坐在考场,面对自己那篇不完美的初稿时,他会瞬间陷入恐慌。因为,那个总能帮他的人不在他身边。
三、让老师无法对症下药
您润色过的完美作文,交给老师后,会发生什么?
老师看到一篇无懈可击的文章,只能给出优秀、继续保持的评语。老师根本看不到孩子最原始、最真实的问题所在。
- 真实的场景: 孩子的问题可能是逻辑混乱,但您帮他理顺了。
- 老师的反馈: “你的逻辑很清晰,下次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论证。”
您的润色,像一层美颜滤镜,让老师完全误诊了。孩子那些最需要被纠正的问题(比如逻辑、结构问题),被完美地隐藏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被放过。
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您的帮助至关重要,但必须用对地方。
【错误示范】
- 您说: “你这个例子不好,换成苏东坡。”
【正确示范】
- 您说: “我看到你用这个例子来证明坚持。但我有点没看懂,这个例子和坚持的关系在哪里?你能再多说两句,让我听明白吗?”( 孩子被迫自己去思考和完善他的论证链条。)
【错误示范】
- 您说: “这句话太白话了,改成‘这真是一次蔚为大观的经历’。”
【正确示范】
- 您说: “你说这里很壮观。你当时具体看到、听到、感觉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壮观?你试着描述一下那个画面。”孩子被迫自己去寻找细节,用“描写”代替“形容”。
家长们,请理解,IGCSE中文(0509)考试,您不能替孩子跑。
您帮他润色出一篇满分作业,带来的只是虚假的繁荣。而您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自己迭代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才是在真正地让他有能力在考场上考出好分数。
eChineseLearning双11大促,报名即送21节正价课,立即SX了解更多!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如果在学习中文上有什么问题,请添加我的微信:sun 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中文试听课程,和老师一起详细沟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