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中文阅读:如何快速拆解IGCSE阅读中的新闻评论文章?

各位同学和家长,大家好。在IGCSE中文的阅读卷中,我们不仅会遇到记叙文和说明文,还常常会碰到一种更复杂的文章:新闻评论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它基于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但充满了作者强烈的个人观点和情感。很多同学读完后,感觉事实都看懂了,但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他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这种只看懂了字面,没看懂话中话的感觉,正是阅读评论文章时的最大障碍。

这篇文章,不谈任何答题技巧,只教你一个具体的方法:当你遇到一篇新闻评论时,如何快速、准确地把它“拆解”开,看透作者的真正意图。

第一步:找到藏起来的核心观点

新闻评论的本质,不是报道新闻,而是发表观点。所以,你阅读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这个观点,通常藏在三个地方:

  1. 看标题: 评论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观点的浓缩版。
    1. 例如,一篇关于“网红经济”的文章,如果标题是《昙花一现的“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那么作者的怀疑态度就已经很明显了。
  2. 看首段和尾段: 大多数评论文章都会在开头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在结尾时再次总结、升华观点。这是找到核心论点的最快路径。
  3. 找带有感情的词: 在阅读过程中,要对那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副词特别敏感。
    1. 例如,当作者用“令人担忧的”、“极其荒谬的”、“值得称赞的”这类词时,他的立场就已经暴露无遗。把这些词圈出来,你就能大致描绘出作者的态度图谱。

第二步:区分事实和观点

这是拆解评论文章最关键的一步。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可信,一定会摆出一些事实作为论据。你必须能清晰地分辨,哪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哪些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判断。

  • 什么是事实? 可以被验证的、客观的信息。通常是数据、事件、引言。
    • 例如: “据统计,2024年全球有超过5亿人是“零工经济”的参与者。”——这是事实。
  • 什么是观点? 作者的个人看法、分析或价值判断。
    • 例如: “这种‘零工经济’的盛行,是对传统劳动保障体系的巨大冲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倒退。”——这是观点。

因为IGCSE的题目,常常就在考验你这种区分能力。比如题目问:“作者用了哪些论据来证明他的看法?”就是在问你文中的事实。如果题目问:“作者对‘零工经济’持有什么态度?”,就是在问你他的“观点”。能清晰地分开两者,你就不会答非所问。

第三步:识别作者用来说服你的技巧

评论作者不仅会摆事实、讲道理,还会使用一些技巧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他。看穿这些技巧,是深度理解文章的关键。

常见的三种技巧:

  1. 设问和反问: 作者会自问自答,或者提出一个无需回答的反问句,来引导你的思路,并加强语气。
    1. 例如: “面对这样的数据,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他不是真的在问你,而是在用反问来强调“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2. 引用专家或数据: 作者会引用某位专家的话,或者某个权威机构的数据,来增加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1. 看到“XX大学教授认为……”、“根据XX调查报告显示……”时,要明白这是作者在为自己的观点找“靠山”。
  3. 诉诸情感: 有时,作者会讲述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或者使用一些饱含感情的词语,来激发你的同情心、愤怒或热情,从而让你认同他的观点。
    1. 例如: 在一篇讨论环境问题的文章里,作者可能会花一段话,详细描写一只因海洋塑料而挣扎死亡的海鸟。这并非跑题,而是在运用“诉诸情感”的技巧。

下次当你在IGCSC试卷上,遇到一篇充满观点的评论文章时,请不要再把它当成一篇普通的说明文来读。请按这三步去拆解它:

  1. 找到核心观点(通过标题、首尾段、感情词)。
  2. 区分事实与观点(哪个是证据,哪个是判断)。
  3. 识别说服技巧(他是如何让你信服的)。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如果在学习中文上有什么问题,请添加我的微信:sun 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中文试听课程,和老师一起详细沟通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