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中文进步慢,别再只卷他了!试试这3招,从自己开始

海外的爸妈们,在教娃中文的路上,你是否也常常陷入这种推石上山的无力感:

  • 你买了几百本绘本,报了最贵的网课,每天监督打卡…
  • 但娃的中文水平,依然像挤牙膏一样,进步缓慢,甚至开始抵触…

这时,我们可能要问自己一个扎心的问题:除了老师这个身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中文使用者吗?

今天,分享3个反向操作的实战心法,教你如何通过自我提升,为孩子打造一个他想逃都逃不掉的、高质量的沉浸式中文环境。

第一招:角色互换

停止每天扮演“考官”,用“这个字念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来盘问孩子。你要做的: 主动暴露你的“无知”,和孩子一起成为学习者。

比如陪娃读一本稍微超出他当前水平的桥梁书。当你遇到一个自己也拿不准的成语或生词时…

“哇,这个词叫‘恍然大悟’,妈妈也好久没用过了,差点忘了它的意思。我们一起来查查字典,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能用在什么地方?”

你亲身示范了如何解决未知的健康学习心态。当孩子发现,连爸爸妈妈都在不断学习时,他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并把你视为可以并肩作战的同学。

第二招:输出倒逼输入给自己上难度,给孩子做榜样

语言不用,就会生疏。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刻意地为自己创造使用中文的场景。 给自己设定几个中文输出的硬性任务。

中文购物清单: 规定自己每周去亚洲超市的购物清单,必须用中文手写。这个过程会逼着你去查找和书写酱油、西兰花、五花肉这些最生活化的词语。

中文工作汇报: 每天晚饭时,尝试用中文,给孩子讲讲你今天在工作中做了什么。哪怕磕磕巴巴,词不达意,这个努力用中文组织复杂思想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

当孩子亲眼看到,你在努力地、甚至有点笨拙地使用中文时,他会潜移默化地明白中文是爸爸妈妈生活中真正在使用的的语言

第三招从他的作业,到我们的作品

发起一个需要全家共同完成的、以中文为载体的家庭项目。

家庭中文Vlog: 记录一次周末出游。爸爸负责拍摄,妈妈负责用中文旁白,孩子负责出镜介绍。最后一起剪辑,配上中文字幕。

我们的家庭食谱: 每周学做一道中国菜,和孩子一起,用中文把菜名、食材、步骤写下来,配上你们画的画,做成一本专属的家庭食谱。

学习的成果,从抽象的分数,变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充满家庭回忆的作品

总而言之,我们无法给孩子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当我们自己重新成为一个积极、快乐的中文学习者时,我们本身,就成为了那个孩子最向往、最优质的中文环境。

你为了和娃一起学中文,还逼自己学了哪些新技能?来聊聊👇

如果您也希望孩子能找到学中文的热爱和潜能,欢迎来体验我们的试听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定制中文课程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