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1000+,读绘本还磕磕巴巴?你可能卡在了最关键的一步!

姐妹们,有没有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无力感? 辛辛苦苦带娃认了上千个汉字,想着终于可以解放双手,让他自己读绘本了。结果发现,他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读得磕磕巴巴,读完后你问他:“这页讲了个啥?”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你…🤯

感觉之前的功夫都白费了!

别急,问题不在于字认得不够多,而在于我们忽略了从识字阅读的关键一步——句子意识的培养

识字,就像是认识了一块块乐高积木。而阅读,是教会他如何用这些积木搭出一座城堡。只会认字,孩子看到的永远是一堆零件,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今天分享3个亲子阅读中的引导技巧!

1️⃣ 手指不是指读,而是划读

很多家长习惯让孩子指着一个一个字念,这其实是在强化孤立识字的习惯

  • 这样做: 从今天起,用你的手指,在孩子阅读的句子下方,从左到右平稳地划过。
  • 目的: 这个动作是在用视觉信号告诉孩子:“宝贝,这些字是一个整体,它们连在一起才有意思。” 这样做能帮助他建立语句的概念,而不是把注意力只放在单个的汉字上。

2️⃣ 提问的重点不是认字,而是理解关系

当孩子卡在一个词上时,别再问:“这个字念什么?”

  • 试试这样问: 比如句子是“小兔子飞快地跑了。” 孩子卡在“飞快”上。 你可以问:“小兔子是怎么跑的呀?是慢慢地散步,还是……?”
  • 你的提问是在引导他通过上下文来猜词义。阅读的本质不是认识每一个字,而是理解它们组合起来表达的意思。当他猜出来是跑得很快的意思时,比你直接告诉他飞快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有效100倍!

3️⃣ 玩句子扮演游戏,让文字活起来

读完一页后,不要只是问“听懂了吗?”。和孩子一起把这个句子“演”出来。

  • 例如: 读到“小猪佩奇伤心地哭了。”
  • 游戏开始: 你可以立刻模仿佩奇,假装捂着脸,发出“呜呜呜”的声音。然后对孩子说:“该你啦!你来表演一下什么是‘伤心地哭’?”
  • 为什么有效: 这个游戏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动作和情绪。孩子通过身体的参与,能更深刻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角色和情感色彩。

从识字机到小书虫,中间隔着的,就是一层句子意识的窗户纸。用对方法,轻轻一捅就破。快去试试吧!你在引导孩子阅读时,还用过什么好方法?可以共同分享

如果您也希望孩子能找到学中文的热爱和潜能,欢迎来体验我们的试听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领取一节免费的一对一定制中文课程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